文学、艺术创作中的 吴桥杂技之我见-海阔养生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瑜伽运动 >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 吴桥杂技之我见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 吴桥杂技之我见

来源:海阔养生网 发布时间:2018-09-26

写书著史、通过影视、建博物馆等手段宣传一个行业将正确的史实传递给每位观者这是好事,在创作之前一定要弄清自己所要创作作品的史实,切记不要胡编不乱造、抄袭拼凑做伪作。

、关于两本中国杂技史

近期我看了一些关于中国杂技与吴桥杂技的书,其中有两本中国杂技史,一本是傅起凤、傅腾龙两位先生合著的《中国杂技史》另一本为刘峻骧先生写的《中国杂技史》发现这两本书中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两本书有很多雷同之处,我偏面的认为这两本书中有一本存在抄袭之嫌。

二、刘峻骧先生在他所写的《中国杂技史》第二章中讲到飞来飞去。我想要借这个话题跟大家聊聊中国第一个表演飞来飞去这个节目的人是谁,据我所知中国第一个表演飞蛸蛸这个节目的是吴桥县姚庄村一位蔡姓艺人。这位蔡姓艺人在印度看到该节目的表演,回国后自己慢慢琢磨研制出,现在舞台表演的飞蛸蛸的道具。该节目在国内表演后深受欢迎广为流传,另外受风的影响飞蛸蛸这个节目不适合室外表演。姚庄除蔡姓艺人外还有一位杂技界非常了得的人物姚树森,姚树森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翻1080度跟头的人吴桥的四大跟头将之一。

三、两本《中国杂技史》中均把杂技起源定义为早于中国任何艺术表演形式。我认为这种定义是草率的偏面的,定义一个历史问题应有充足的证链据来支持您的观点,傅起凤、傅腾龙两位先生合著的《中国杂技史》中所列五项杂技起源学说,也是舞蹈、武术界学者经常引用的学说,在1992年山东商河县文联出版的《全国首届商河鼓子秧歌研讨会》文集、陈学孟编著2002年出版的《商河鼓子秧歌》中对于舞蹈起源也有同样的论述。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这样下定义为时过早。

四、在著书过程如作者可以引用古籍作为佐证,引用古籍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直接把古籍原文套用在自己的作品里,就会有抄袭拼书的嫌疑了。傅起凤、傅腾龙两位先生合著的《中国杂技史》,全书中穿插多页图片并大量引用《梦梁录》、《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多部古籍中的段落存在抄袭拼书之嫌。

、关于中原杂技博物馆解说词

在道客巴巴有篇关于河南中原杂技博物馆的解说词。该篇解说词通篇写得很流畅,对杂技的起源与发展也做了详细的阐述但该篇解说词里也存在有些历史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该篇解说词在讲到东北昆明治疗羊癫疯哪家好庄乔家班班主乔治清1910年前后与孙福有共同合作创建“天下第一棚”,咱们先不管“天下第一棚”是不是他们共同创建的。首先咱要把孙福有的创建大棚的时间搞清楚,在百度百科即可查到相关孙福有的记载。百度百科里讲孙福有1910年带女儿与侄子再度返回俄国伊扎克马戏团演出,1928年回国创建中国第一个大盖棚,现在根据两方面的记载相比对中间的时间相差18年。我想知道的是孙福有的百度百科弄错了,还是中原杂技博物馆弄错了?,

另外关于“天下第一棚”是否两人共同合作创建的问题,很好解决孙福有的的儿子孙宝石在世,原中华国术大马戏团的老演员现在也还有在世的一问便知。

既然讲到乔治清与孙福有共同合作创建“天下第一棚”,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东北庄的杂技是受“天下第一棚”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呢?。据此再往深里讲既然东北庄的杂技是受吴桥杂技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那么杂技南、北两故里中,南故里东北庄的杂技起源史是不是该从写了呢?。借此我给中原杂技博物馆讲解词的作者提个意见。在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史实、弄明年代再写不然的话会出争议与笑话的。

另外解说词中所讲乔家班获慈禧赏赐的事也应讲明具体是哪位班主,如是乔治清也要讲明具体是哪年因为慈禧死于1906年。如有此事一定要摆出史实没有就将此段删除,博物馆是讲史实的文化艺术场所不是讲传说的书场。

在刘小江、田聚常两位先生合著的《东北庄杂技》一书中也有关于乔治清的记述,该书中对乔治清的记述应该说是完全不同的。《东北庄杂技》一书是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河南民俗经典调查、认定和命名项目成果。权威性与可靠性要比中原杂技博物馆的解说词可靠地多,该书第一百六十页有关乔治清的记载基本印证了我的判断。也就是说东北庄的杂技真正发展兴盛就是受孙福有的影响,换句话说东北庄的杂技发展张素珍的到来也没有今天的局面,所以我说东北庄的杂技史应该从新书写也不为过。

三、关于电视剧《闯天下》

2013年由周振天编剧、吴子牛执导的杂技题材电视连续剧《闯天下》第一集中采用的杂技节目及运用场景与该剧所描写的年代有不符之处。

一、关于节目与服装

如转花碟、抖空竹两个节目在建国前这两个节目基本都是有男演员表演,在建国后才改为女子表演这两个节目。即便是那个年代有女子表演花碟与空竹这两个节目,人员也没那么多、水平也没那么高。剧中昆明颠康电话转花碟与抖空竹的表演水平不要说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也是高水平的,另外杂技演员的服装纯现代的服装那个年代是没有的。抖空竹演员的服装就是中国杂技团俏花旦抖空竹的的服装,中国杂技团的俏花旦抖空竹出现在春晚上是零几年的事与剧中所描写的年代相去甚远,剧中这种安排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二、关于场景中舞台

在那个年代吴桥外出谋生的杂技艺人,大部分都是挑着挑子撂明地的形式边走边演,那时艺人出穴能有辆马车的班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即便是有马车的班子也是老人和孩子坐马车青壮年也得走着走,艺人自带舞台是不可能的事,就算能上台子演出也是借助当地原有的戏台。民国期间孙福有率领领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堪称世界一流,他的马戏大棚内也没有搭建舞台。不仅如此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等地的艺人都是撂明地演出,这不是我孤陋寡闻如哪位对我的话有质疑可以询问一下老杂技艺人便知。

在当下快餐经济、艺术商品化社会环境中,文化艺术从业者应以庄子“齐以静心、以天合天”心态为自己的创作做足功课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同为四大名著题材,王扶林导演拍的《三国演义》、《红楼梦》与张纪中拍的《水浒》是能同日而语的吗?,关键问题就是后者没有做足功课。

以上三个问题写完后有的观者会说你是多管闲事想以此博名,我不管别人怎么讲我都要把我认为他们有错误的地方指出来。我认为写书、拍影视剧、建博物馆就是要观者来点评的,一切艺术创作没有观者的点评它是不会提高的。


上一页:手部皮肤病怎么护理?
下一页:怀孕初期饮食应注意什么
友情链接:
海阔中医网 佛学网 花卉网